人民生活

星河入梦 非遗寄情

2025-09-02 15:56:33来源:中国旅游新闻网编辑:辛文
 

  星河璀璨,鹊桥相会。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,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。这一天,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化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“爱情博物馆”,推出“星河入梦 非遗寄情”七夕主题系列活动,将穿越千年的浪漫,以可感、可触、可参与的方式呈现在市民游客面前。

  走进馆内,仿佛步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传统文化现场。中央大厅里,“牛郎”“织女”“月老”等NPC身着精美传统服饰,以沉浸式情景剧生动演绎“鹊桥相会”的经典传说。细腻的肢体语言、动人的情节编排,让这个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变得鲜活可触。演出间隙,“月老”现身与观众趣味互动——猜灯谜、对诗词,大人孩子踊跃参与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

  “我本身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,今天是第一次赶上夜场,场景布置太有韵味了,随手一拍都很出片。”身着汉服的李女士一边展示刚获得的专属祈福卡,一边在祈福墙上写下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祝福。

  一层L型走廊的“非遗好物集”同样人气高涨。近30个非遗摊位沿走廊铺开,形成集展示、体验、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市集。其中,“景德镇窑火千年”专区尤为亮眼。传承人现场演示拉坯等工序,指尖流转间,让观众直观感受景德镇瓷器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的独特魅力。市集内,乐平红糖的醇厚、蜂蜜的清甜、桃酥的酥脆,让观众在品味地方美食中感受节日的甜蜜氛围。

  “我今天带来的熏鸡全部卖完了!”闫记小熏鸡的摊主高兴地说。一旁的尹祥记传统糕点摊位也忙得不亦乐乎,摊主说:“已经卖出去100多单,现在就剩最后两盒了。”小朋友张缤智正在体验泥坯制作,兴奋地说:“这里能逛、能学、能吃、能买,太有意思了。”

  一旁的多功能厅内,“戏韵七夕”赣剧社教活动精彩上演,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戏曲风情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赣剧以激越明快的声腔、生动传神的表演著称。活动中,江西省乐平市赣剧团带来《陈姑赶船》《李迩王》《对花枪》等经典剧目,演员们唱腔婉转、身段优美,将传统戏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台下观众屏息倾听,不时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掌声与喝彩声,现场戏曲氛围十分浓厚。

  四层非遗手工艺体验中心则迎来“乞巧传匠心”专场。苗绣、宋锦、土布纺织等传统技艺一一呈现,观众或穿针引线,或执梭编织,亲手体验“穿尽红丝几万条”的民俗意趣。“土布纺织刚好呼应了织女的传说,游客在体验中能真切理解什么是‘经纬交织’‘丝丝入扣’。”体验中心负责老师介绍,当天馆内共设置了20台织机,全天接待体验者近百人次,“上午还有不少老年人来参与,他们都特别喜欢。”

  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“牛郎”“织女”再次现身,邀请游客上台共舞。来自山西的王女士兴奋地举起双手,台下一双儿女赶忙记录下这精彩时刻。“我经常来这儿,非遗真的提升了我们的审美。”她手捧活动中获得的香囊感慨道:“七夕不只是情侣的节日,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的浪漫。”

  此次活动通过情景演绎、非遗市集、戏曲表演、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形式,不仅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节日体验,更以创新方式激活了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说:“未来,我馆还将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,推出更多优质文化活动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。”

 

热门推送
本网站所转载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
如因传播需要转载本站信息,请注明来源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涉未成年、网络暴力、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)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
Copyright (C) 人民与社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:京ICP备2021020994号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