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动态

3小时深度“体检”

2025-07-18 17:52:07来源:山西法治报编辑:辛文
 

  7月9日,阳曲县人民检察院会议室里,气氛既严肃又热烈。7名特殊的“质检员”围坐桌前,手中的55份法律文书被红笔圈点得密密麻麻。这支由太原市检察院专家、县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、听证员和律师代表组成的“7人评查团”,用3个小时的深度“体检”,为每一份法律文书开出了专业“诊断书”。这场特殊的“质检”,正是阳曲县检察院引入外部监督力量提升法律文书质量的生动实践。

  “尽管每份文书都经过反复推敲,但还是像小时候等老师检查作业一样紧张。”一名年轻检察官,道出了在场干警的共同心情。这场别开生面的评查点评会,让平日里严谨的检察干警们体验了一次“大考”。

  评查现场,太原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程欣带来的13页评查总结格外醒目。这份凝聚着评查小组心血的报告,参照最高检优秀文书标准,逐字逐句排查出30余处问题。“法律文书不仅是办案成果的体现,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载体。”程欣的点评直指要害。作为律师的人民监督员郭文清则拿出“绣花功夫”,对每份文书进行量化赋分,从事实认定到法条引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。

  这场“外查”并非偶然。早在今年年初,阳曲县检察院就确立了以文书规范化促案件质效提升的工作思路。5月,检察长周艳以“刑事起诉文书规范化”为题作了专题解析,拉开了全员提质的序幕。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改提升,如何检验成效?院党组决定打开“检察大门”,让外部监督力量来“挑刺找茬”。

  从起诉书中的事实表述到检察建议的说理逻辑,评查团的“诊断”细致入微。县人大代表李明特别关注文书中的民生细节:“一份规范的不起诉决定书,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。”3个小时的点评不知不觉延长,最终6份优秀文书脱颖而出,6份问题文书被点名整改。

  “一开始还很自信,听完点评后深感不足。”会后,一名干警感慨道。这份“压力”正转化为动力——阳曲县检察院已着手制定4类文书标准化模板,将“评查—整改—培训—提升”机制常态化。正如周艳所言,要让每一份法律文书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,这既是对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承诺,更是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 

热门推送
本网站所转载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
如因传播需要转载本站信息,请注明来源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涉未成年、网络暴力、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)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
Copyright (C) 人民与社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:京ICP备2021020994号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