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,尼尔·波兹曼那句著名的“媒介即隐喻”含金量还在上升。
当19世纪的鸿篇巨制在社交平台上被拆分为零碎的片段,高速运转不肯喘息的生活压迫每一个人的私人空间,当我们的所思所想跟着手机上的每一条信息走,每个人的语言不自觉地被同化,从而产生巨大的“语言泡沫”时,我们总会沮丧地想:我们是不是终于到了与文学和阅读告别的时刻?
| HUAWEI Pura X 样机展示
我们这一代人是矛盾的,目睹纸媒悄然退场,一边享受着便捷的新兴科技产品,一边又不禁感伤地怀念曾经捧着书废寝忘食阅读的岁月——正如我们一边无法停下追逐物质潮流的脚步,生怕自己被抛弃,一边又害怕面对自己空虚迷茫的灵魂,只好局促地用那些名人名言和流行主义当作“时尚单品”,来装点自己的“文化”。我们能在一个假期去不同的书店打卡,把19世纪20世纪那些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头像印在帆布袋上背出去,却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好好读完一本书,像了解护肤品成分一样去了解文章的每一处细节。
| HUAWEI Pura X 样机展示
幸好,文学和阅读从未主动抛下过人类。值此“世界阅读日”之际,HUAWEI Pura X携手著名作家、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得主魏思孝与新生代小说家王苏辛,一起在抱珠楼举行「越读,越AI读」阔感阅读分享会。阅读爱好者们与“华为粉丝”们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文学与阅读在当下的意义,在全新的语境中思考阅读和创作的未来去处。
从以前的“笔耕不辍”到现在的“疯狂打字”,创作者们经历了什么?魏思孝和王苏辛代表中国当代作家的年轻一代,对此最有体会,两位作家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心路历程与当代创作阅读的看法。“当代的写作,它不再是个人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的简单总和,它更是需要去探求这个时代表象之下的规律,去总结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”,作家王苏辛认为,“甚至于未来的写作已不单单只是一个两个作家来完成,它更多是由一群人来完成的。”
| 当代作家、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得主魏思孝作分享
| 新生代小说家王苏辛作分享
键盘代替了纸笔,手机又代替了键盘,创作的方式越来越简化,而创作却从未停止。在这个时代,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,人人都可以是阅读者,无论是一条简短的朋友圈,一篇有趣的小红书笔记,还是一条微博长文,一篇知乎上的连载小说,我们从未停止创作和阅读。因为人类还没有消亡,只要我们存在一秒,就有一秒的故事,只要有故事可讲,就有人在听。这就是最小单位的人文,它让冰冷的科技产品永载人文的内核,为人服务,让人感动。
| 华为学堂分享,体验Pura X
| 作家魏思孝签名题赠
| 作家王苏辛题赠
时代不分好坏,就看它给谁创造了机遇,又给谁创造了挑战。这是华为努力在做的事,也是抱珠楼在做的事。或许太过于纠结阅读的形式,只会离阅读越来越远,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,打开那本想看很久的书,翻着书页读,划着屏幕读,仅此而已。
就像呼吸、吃饭和睡觉一样,仅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