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变脸!变脸!”在省消防救援总队消防科普小镇的表演台上,锣鼓铿锵,一名身着戏服的表演者手袖翻飞,红脸、黑脸、白脸瞬间交替变换,引得台下掌声如雷。鲜有人知的是,这名技艺精湛的川剧变脸演员,卸下妆面后,竟是身着“火焰蓝”制服的应县消防救援大队一级消防士潘正龙。
1992年,潘正龙出生于浑源县的一个晋剧世家。从小浸润在浓厚的戏曲氛围中,他在唱念坐打声里成长,于锣鼓点板间耳濡目染。“家里的后台就是我的游乐场,听着锣鼓点、看着演员化妆,连咿呀学语时都能哼两句梆子腔。”家庭的艺术熏陶,不仅让他对传统戏曲充满热爱,更早早培养出对舞台的独特感知。
然而,人生的舞台从不只有一种灯光。2009年12月,17岁的潘正龙做出了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决定——脱下戏服,穿上戎装,加入朔州消防支队,成为一名逆火而行的消防员。
“戏曲舞台上的英雄是演出来的,而消防员是在真实火场中拼出来的。”入伍16年来,潘正龙始终秉持这份初心,从民房火灾到化工险情,从抢险救援到防汛抗旱,他累计参与各类任务800余次,屡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。因表现突出,他不仅获评优秀士官,还在2023年当选为朔州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。
“在一次居民楼火灾中,一名老人被困三楼,浓烟封住了楼梯。我背着空呼器冲进去,把老人抱出来时,防火服已被火星烧穿。”潘正龙回忆道。每一次救援成功后,看到群众眼神中所流露出的感激之情,都让他深切体会到:这个职业,比任何舞台都更加意义非凡。
2014年,潘正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此后,他为自己立下新目标:既要成为灭火救援的“尖兵”,也要担当传统文化的宣传者。工作之余,他重拾对戏曲的热爱,专程拜师学习川剧变脸。“变脸讲究快、准、稳,这和消防训练的要求异曲同工。”他将消防训练中锤炼出的韧劲运用到艺术修炼中,别人练10遍,他就练50遍。凭借着这份执着与努力,他最终娴熟掌握了十余种变脸技法。
如今,在支队的文艺汇演、社区的消防宣传活动现场,亦或是学校的安全课堂上,总能看到潘正龙活跃的身影。他时而身着消防服讲解逃生知识,时而披上戏服展现变脸绝活,更是巧妙地将“防火安全”等提示语自然融入表演内容。“我想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消防知识入脑入心,也让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。”潘正龙说。
从晋剧世家的传人到守护一方的消防员,从戏曲爱好者到非遗传承的践行者,潘正龙以“火焰蓝”的忠诚守护生命,用“五彩脸”的激情传递文化。对他而言,无论是登台表演,还是灭火救援,都是在践行着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使命——点亮群众笑容,护佑万家平安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