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通过此次调研,我们看到了青海在绿色算力方面的潜力与优势,相信青海丰富的清洁能源必将为我国‘西电东送’‘东数西算’等重大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。”近日,清华大学博士生薛思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。薛思源所说的调研,是前不久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牵头,联合中国人民大学、苏州大学的14名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。他们奔赴青海,围绕“东数西算”与绿色算力展开深度调研。
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,其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。当前,青海正推动清洁能源优势加速向绿色算力优势转化。
团队先后走访了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、±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、共和县光伏发电园区、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等地,了解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。在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,大屏实时展示全省各类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情况;在青南换流站,特高压设备秒送上千度“绿电”;中国电信(国家)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,区块链绿电溯源系统实时追踪每度电的来源,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依托青海90%以上清洁能源占比,承接影视渲染、AI训练等需求。
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田铠瑄表示:“此次调研让我们了解到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人才、技术等挑战。我们后续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,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助力家乡建设。”





